将领与战车的搭配是攻城略地的核心策略之一。将领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其成长值、属性加成及兵种适配性,而战车作为高输出的攻城单位,通常由高统帅或高武力将领携带。成长值在300-399之间的黄色将领(披风为黄色)或400-499之间的紫色将领(披风为紫色)是优先选择,因其基础属性较高且后期潜力大。将领类型中,勇将带战车可额外获得20%生命加成,而力将(武力突出)则能提升战车的攻击效率。若追求均衡,统帅型将领(统步、统弓等)亦可作为备选,因其携带兵力上限较高,能支撑战车的持续作战需求。
攻城时,战车应优先攻击敌方城墙或防御工事,因此需搭配最强攻击战略,集中火力快速突破防线。若敌方守军以步兵为主,可混合配置步兵与战车,利用步兵吸收伤害的同时让战车输出。侦察环节不可忽视,攻城前派遣轻骑探查敌方兵力及名将驻守情况,避免因敌方高防御阵容导致战车损耗过大。战车移动速度较慢,行军路线需避开敌方主力拦截区域,或通过盟友驻防提供掩护。
主基地建议全建房屋以保障人口供给,确保战车持续生产;分封地可专设资源田(如良田)储备粮食。科技方面,行军术和战斗科技需优先升至8级,以提升战车机动性与攻击力。若资源有限,可暂缓三级兵种研发,因战车在攻城中的性价比高于同级兵种。注意利用市场功能调剂资源缺口,尤其在战前需储备充足金币与粮草,避免因资源短缺中断战车生产。
攻城并非单人能完成,需与联盟成员协调出兵顺序:先由炮灰部队(如重步兵)吸引火力,再由战车军团跟进输出。联盟可组织多支战车小队分批次进攻,利用时间差消耗守军兵力。防守时,战车可搭配骑兵驻防,利用骑兵高机动性截击敌方远程单位,保护战车生存。后期国战中,战车更需与投石车、弓箭手等远程兵种协同,形成多层次火力网。
通过精准的将领培养、资源调度及战术协作,战车方能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。